当前位置:资讯 > 正文

政策红利叠加消费升级,富森美借势打造家居新生态

2025-07-27 22:29:16  来源:财讯网

2025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在“供需两端协同改善”的政策框架下迎来结构性转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稳住楼市”的总体要求,叠加央行信贷支持、消费提振政策持续加码,房地产行业正从“止跌回稳”向“高质量发展”跃迁。作为西南地区家居流通领域的龙头企业,富森美(股票代码:002818)凭借其深耕区域的渠道网络、数字化供应链能力及“好房子”配套战略,正深度受益于政策红利的释放,成为连接房地产复苏与消费升级的关键枢纽。

一、政策红利释放:从“稳楼市”到“促消费”的传导逻辑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房地产消费的稳定”已被明确为畅通经济循环的核心抓手。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时隔十年重启后,政策组合拳持续发力:一方面,央行数据显示二季度末房地产贷款余额同比增长0.4%,房企融资环境明显改善;另一方面,地方政府通过“以旧换新补贴+消费券”双重刺激,激活存量住房改造需求。在此背景下,房地产市场呈现两大趋势:

供需结构优化:政策赋予地方自主权调节供给节奏,成都等核心城市通过土地出让机制优化,推动“好房子”占比提升。新华社年中经济观察指出,上半年“好房子”成交占比同比提升12%,带动精装房、改善型住房需求激增。

消费重心迁移:58安居客研究院数据显示,2025年住房消费中,装修与家居购置支出占比升至43%,较2022年提升18个百分点,政策红利正加速从“买房”向“住好房”传导。

富森美作为区域家居流通龙头,其业务与房地产市场的关联逻辑清晰:房地产交易回暖直接刺激新房装修需求,而存量房改造政策则激活旧房翻新市场。公司依托成都为核心的卖场网络,精准承接政策红利释放的增量需求。

二、富森美的核心竞争优势:区域深耕与效率革命

在房地产长效机制构建中,富森美通过“区域壁垒+数字化基建”构筑护城河,展现出三大差异化能力:

1. 区域网络密度与场景化服务能力

截至2025年,富森美在四川区域运营自营卖场面积超125万平方米,覆盖成都主城区核心地段,其“一站式家居解决方案”模式,与政策鼓励的“好房子”建设高度契合:

前端设计整合:与300余家头部设计师工作室合作,提供“精装房+全屋定制”打包服务,解决改善型住房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痛点。

后端供应链协同:背靠四川家居产业带3000余家工厂资源,实现快速响应交付,满足政策刺激下集中爆发的订单需求。

2. 高附加值品类战略卡位

政策推动的“住房消费升级”直接反映在家居品类结构变迁上。富森美将在智能家居、健康环保上占有先机:

智能家居生态:与天猫、海尔智家共建全屋智能体验馆,提供从智能安防到智慧照明的全场景解决方案。

绿色建材突破:加强引入环保认证品牌,受益于成都精装房环保标准提升政策,该品类对消费者吸引力持续上升。

、财务稳健性:高分红与战略投入的平衡艺术

在政策红利兑现过程中,富森美展现出优异的财务管控能力:

现金流优势:历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达保持稳定,在手现金十分宽裕,为参与政策让利提供充足弹药;

分红回报:延续近100%的分红政策,2025年股息率预计维持8%以上,吸引长期价值投资者;

战略投入:斥资20亿元建设的天府项目已投入使用,打造“家居+艺术+设计”新生态,进一步巩固高端市场话语权。

房地产政策的持续发力,本质上是将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品质驱动”。富森美凭借对政策趋势的敏锐洞察、区域市场的深度掌控以及效率驱动的商业模式,正在将外部红利转化为内生增长动能。当行业多数企业仍在适应政策调整时,富森美已通过自身优势构建起差异化护城河。在“好房子”建设与消费升级的双重浪潮下,这家深耕西南的家居巨头,正迎来价值重估与成长提速的历史性机遇。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

推荐阅读

月壤形成的主要原因 月壤与土壤有什么区别

月壤形成的主要原因月壤形成过程没有生物活动参与,没有有机质,还极度缺水干燥;组成月壤的矿物粉末基本是由陨石撞击破砰形成,因此,粉末 【详细】

域名抢注是是什么意思?投资角度来看什么域名好?

域名抢注是是什么意思域名抢注是通过抢先注册的方式获得互联网删除的域名的使用权。域名是由点分隔的一串数字,用于标记一台计算机或一组计 【详细】

捷达保养费用是多少?捷达是哪个国家的品牌?

捷达保养费用是多少?全新捷达的保修期为2年或6万公里,以先到者为准,新车可享受一次免费保养,首次免费保养在5000-7500km或1年内进行。如 【详细】

天然气泄露会造成爆炸吗?天然气泄漏怎么办?

天然气泄露会造成爆炸吗?家里用的天然气如果泄露是会发生爆炸的。当空气中含有混合天然气时,在与火源接触的一系列爆炸危险中,就会发生爆 【详细】

四部门明确App收集个人信息范围 个人信息保护范围判断标准

四部门明确App收集个人信息范围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 【详细】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条款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85 572 98@qq.com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40

科技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