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破解固态电池充电关键难题
(资料图)
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锂电池的核心技术方向,在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等领域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针对这一前沿技术,我国科学家取得了一批新进展。
近日,我国科学家成功攻克了全固态金属锂电池的“卡脖子”难关,让固态电池性能实现跨越式升级:以前100公斤电池顶多支持500公里续航,如今有望突破1000公里天花板。这是怎么做到的呢?要理解这一突破,得搞懂固态电池为什么还没有广泛走向市场。
电池充放电全靠锂离子在正负极间“往返跑”。可以说,锂离子就是电池中的“外卖小哥”,负责把电子从电池正极送到负极,固态电解质就是它们“送外卖”的“高速公路”。常用的硫化物固体电解质,硬度高、脆如陶瓷;而金属锂电极却软得像橡皮泥一样。这两种材料贴合时,就像把橡皮泥粘在陶瓷板上,界面处坑坑洼洼,这样难走的路,会影响电池充放电效率。
如今,我国多个科研团队纷纷出手,三大关键技术突破让“陶瓷板”和“橡皮泥”实现严丝合缝,有望解决固固界面的接触难题,彻底打通固态电池的续航瓶颈。
第一是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联合多家科研团队开发的“特殊胶水”——碘离子。在电池工作时,碘离子像“交通警察”一样,顺着电场跑到电极和电解质的接口处。主动吸引通行的锂离子过来,像流沙一样,哪里有小缝隙、小孔洞,就自动流过去填满。通过一番缝缝补补,电极和电解质就能自己贴得严严实实,从而突破了全固态电池走向实用的最大瓶颈。
第二就是中国科学院金属所的“柔性变身术”。科学家用聚合材料给电解质打造了一副“骨架”,让电池像升级版保鲜膜一样抗拉耐拽。弯折2万次、拧成麻花状都完好无损,完全不怕日常变形。同时,在柔性骨架中加入一些“化学的小零件”,它们有的能让锂离子跑得更快,有的能额外“抓”住更多锂离子,直接让电池储电能力提升86%。
第三就是清华大学的“氟力加固”。科研团队用含氟聚醚材料改造电解质,氟的“耐高压本事”极强,电极表面的“氟化物保护壳”,能够防止高电压“击穿”电解质。这项技术在满电状态下经过针刺测试、120℃高温箱测试都不会爆炸,可以确保安全和续航“双在线”。
未来已来,固态电池的硬核技术突破,正在把新能源出行的“未来”变成“现实”。
关键词: 固态电池 中核钛白 投资者 公司 奥特维 我国 科学家 难题 关键 充电
推荐阅读
*ST宁科股东户数减少40户,户均持股14.49万元
我国科学家破解固态电池充电关键难题
松原安全:融资余额1.79亿元,创历史新高(10-15)
寻找贵阳街头主理人①|正午十二点,这个小坡被一碗粉“封印”了-当前关注
神舟二十一号整装待发,中国空间站预计10月17日变轨为对接做准备|热讯
相关新闻
- *ST宁科股东户数减少40户,户均持股14.49万元
- 央广时评・青春华章|青春的志向,链接使命与传承|每日热点
- 盐城射阳:课堂开进田头食堂 爱粮节粮成为日常-当前看点
- 山东青岛:红海滩绚丽多彩 焦点速递
- 焦点热门:环广西世巡赛车队出发巴马!现场人气爆棚
- 俄铝与En+的联系人订立热能供应合约
- 【新要闻】华商基金投教系列:如何看穿电信网络诈骗?丨北京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在行动
- 我国科学家破解固态电池充电关键难题
- 速讯:由“重”转“轻”:南国置业剥离重资产业务,因时顺势推动战略转型
- 蓝思科技:约455.76万股限售股将于10月17日起上市流通_今日聚焦
- 科技ETF:融资净买入18.51万元,融资余额1997.61万元(10-15) 讯息
- 松原安全:融资余额1.79亿元,创历史新高(10-15)
- 美记:哈特恢复参加球队投篮训练,已经接近复出-当前信息
- 财报速递:英维克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3.99亿元
- 寻找贵阳街头主理人①|正午十二点,这个小坡被一碗粉“封印”了-当前关注
- 美元指数跌0.39%,报98.67
- 硕贝德:前三季净利预增超12倍,Q3盈利显著提升-热讯
- 今日关注:多方共创,南京“60岁”工业老厂区焕新中
- 焦点热门:【每周之星】扬子晚报苏州小记者工作室2025年第41周“作文之星”诞生啦,快来领奖
- 焦点精选!重磅名单公布!四川这些高中“霸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