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滚动 > 正文

探访白沙特殊教育学校:六十个日夜的惊喜蜕变 播报

2025-11-05 12:26:19  来源:海南日报

■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宁玥


(资料图片)

10月31日下午,白沙黎族自治县特殊教育学校一年级班正在上家政课。在老师的引导下,患有多动症的晨晨(化名)手拿小拖把,将教室里里外外打扫干净。

“今天妈妈加班,奶奶来接你咯。”听见呼唤,晨晨乖巧地套上了外套,收拾好书包,牵起奶奶的手。奶奶欣慰地湿润了眼眶:从不安地哭闹到适应集体生活,从注意力难以集中到跟大人互动,孩子变了。

这样的变化仅用了60天。9月1日,白沙特殊教育学校开学,以“教育与康复相结合”为核心开展教学活动,为患有智力障碍、精神障碍、孤独症等病症的特殊儿童与少年提供学习知识、提升社交技能的新天地,填补了白沙特殊教育的空白。

现如今,30多名学生经过照料,已经掌握了不少知识和技能,适应能力有了显著提升。六年级学生纯纯(化名),先天左耳发育不良,有一定程度的学习障碍。在普通学校读书时,他屡次情绪失控,逃学回家。来到新校园后,他渐渐开始主动收拾书包上学。

唐氏综合征患儿亮亮(化名),长着一双清澈的圆眼睛,一听老师夸自己便露出羞涩的笑容。他刚来时手脚不协调,走路偶尔摔倒,经过康复训练后,肢体的控制能力显著提升,如今走路稳稳当当。

“条件有限,但爱无限。”白沙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唐士征坦言,这里不是硬件最好、师资最强的学校,但大家齐心协力为孩子们创造了舒适的教育环境。

校园由原南叉中心校及牙叉第二幼儿园改建、扩建而成,原有的教学楼经过粉刷和改造,变得温馨而现代化。每间教室都粉刷成彩色,四周贴满防撞的海绵材料。走廊上安装了扶手,并做了无障碍化改造。

教师团队涵盖拥有30年普教经验的资深教师,心理学、特殊教育专业的年轻教师,康复治疗师则为孩子定制训练方案。开学前,所有人参加了特殊教育培训。“我们要求每节课必须配备主教和助教。”一年级教师王轩轩解释,“当孩子情绪波动或需要个别辅导时,助教能立即介入,确保教学不停摆。”

按照规划,这所学校实行公办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根据本届招生情况,学校将38名学生分别安排在一、二、三、六年级班,每班7-12人。除了教授生活语文、生活数学外,学校还新建体育康复训练室、家政室、模拟超市等多功能教室。孩子们可以在这里学习辨认红绿灯、安全过马路,学习煮面、洗碗等基本生活技能。

当天,三年级生活语文课上,老师正在教孩子们辨认“帽子”。幻灯片循环播放安全帽、鸭舌帽等图片,每当有孩子准确说出名称,助教就会在他们的计分表上加上一朵小花。“建筑工地要戴安全帽”“出门时戴鸭舌帽”,孩子们在角色扮演中理解不同帽子的用途。这样的情境教学贯穿始终。

“我们不追求学生掌握多少知识点,重要的是培养生存能力。”唐士征望着嬉戏的孩子说,“也许将来他们中有人能成为超市理货员,有人可以从事简单的手工劳动,只要能靠自己的力量有尊严地生活,就是教育最大的成功。”

关键词: 特殊教育专业 情境教学 帽子 招生情况 助教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条款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85 572 98@qq.com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40

科技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