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科学 > 正文

纳米多孔金属薄膜的脱合金制备、形成机理及性能 焦点信息

2023-06-01 11:51:46  来源:八诞纪

文丨八诞纪

编辑丨八诞纪

前言

纳米多孔金属薄膜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和优异性能的材料,在催化、吸附、传感和能源等领域展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纳米多孔金属薄膜具有高比表面积、可调控的孔隙结构和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通过控制金属薄膜的制备方法和条件,可以获得具有不同孔径和孔隙形貌的纳米多孔金属薄膜。

纳米多孔金属薄膜的制备方法

纳米多孔金属薄膜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包括模板法、溶剂蒸发法、电化学法、气相沉积法等。

模板法是一种常用的制备纳米多孔金属薄膜的方法,该方法利用模板的孔隙结构作为模具,在模板上沉积金属材料,形成纳米多孔金属薄膜。模板可以是有机材料如聚合物、胶体颗粒,也可以是无机材料如氧化铝、硅等。制备过程包括模板制备、模板浸渍、金属沉积和模板去除等步骤。

溶剂蒸发法是通过将金属溶液或金属前体溶解在溶剂中,在基底表面涂覆溶液,并利用溶剂的蒸发过程形成纳米多孔金属薄膜。溶剂的选择和蒸发速度可以调节薄膜的孔隙大小和形貌

电化学法通过在电化学电解槽中控制电流和电位,在基底表面上进行金属电解沉积,形成纳米多孔金属薄膜。电化学法可以实现对薄膜孔隙结构和形貌的精确控制,同时具有较高的制备效率和可扩展性。

气相沉积法包含化学气相沉积和物理气相沉积两种。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利用气相前体在基底表面发生化学反应沉积金属薄膜,并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和气体流量实现对薄膜孔隙结构的调控。物理气相沉积方法通过金属原子或簇团在真空环境中沉积形成薄膜,也可以制备出纳米多孔金属薄膜。

除了上述常用的制备方法,还有许多其他方法用于制备纳米多孔金属薄膜。例如溶胶凝胶法、热蒸发法、电子束蒸发法、离子束法等。这些方法在制备过程中可以实现对薄膜的控制和调节,以获得所需的孔隙结构和性能。

未来纳米多孔金属薄膜的制备方法只会更加简简洁且高效化,纳米多孔金属薄膜的结构和性能调控的深入研究,以实现更好的性能优化。其多样性和灵活性足够满足不同尺寸、形貌和材料的要求。

纳米薄膜的形成机理与条件

通过对纳米多孔金属薄膜的表征和分析,揭示了其形成机理,化学腐蚀过程中,腐蚀剂与金属合金表面发生反应,形成溶解产物和电子传递。随后热处理过程中,高温下的扩散和金属表面能量变化导致金属元素的聚集和再分布,从而形成孔隙结构。

脱合金过程中金属元素的选择性溶解和表面扩散也起到关键作用,形成机理的深入理解有助于进一步优化纳米多孔金属薄膜的制备条件和性能。

脱合金(Dealloying)是一种特殊的腐蚀现象,指的是在合金中选择性溶解一种或多种元素,留下孔洞结构形成新的金属或合金骨架。脱合金通常发生在多组分合金中,其中一种或几种组分具有较高的溶解率,而其他组分相对稳定或具有较低的溶解率。

合金中存在不同的组分,其中一种或几种组分具有较高的溶解率。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这些组分会开始溶解并离开合金表面,当其中一种或几种组分开始溶解时,会产生电荷不平衡。为了维持电荷平衡,溶液中的离子会迁移至合金表面或合金内部。

溶液中的离子在电荷平衡的驱动下向着脱合金区域迁移,并在合金内部扩散。同时离子的溶解也会引起溶液中的浓度变化,从而影响离子的扩散速率,溶解组分的扩散和离子迁移导致了组分的局部聚集和形成孔隙。这些孔隙随着脱合金的进行逐渐扩大和连接,形成一个具有特定孔隙结构的骨架。

脱合金的形成条件包括合金组分的选择、溶液的成分和条件等因素,合金中需要存在有选择性溶解的组分。通常选择具有较高溶解率的组分作为脱合金的目标,溶液中的成分和浓度对脱合金过程具有重要影响。适当的溶液成分可以提供足够的溶解能力和离子迁移能力。

溶液的pH值和电位可以影响脱合金过程中的溶解速率和离子迁移速率。适当调节溶液的pH值和电位可以控制脱合金的进行。温度对脱合金过程的速率和控制孔隙形成具有影响。

通常情况下,较高的温度可以加速扩散和迁移过程,从而加快脱合金速率。然而过高的温度可能导致非选择性溶解和晶粒长大,因此需要在适当的温度范围内进行控制。

脱合金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时间,过短的时间可能导致孔隙结构不完全形成,而过长的时间可能导致过度脱合金化或非选择性溶解。合金的微观结构(晶粒尺寸、晶界等)可以影响脱合金过程中的离子扩散速率和孔隙结构形成。细晶粒和晶界可以提供更多的扩散路径,有利于孔隙形成。

脱合金是一种复杂的过程,其形成需要合适的合金组分选择、溶液成分和条件的控制。通过调节这些因素,可以实现对纳米多孔金属薄膜的孔隙结构和形貌的精确调控,从而展现出优异的性能和应用潜力。

纳米多孔金属薄膜的结构特征

纳米多孔金属薄膜的结构特征是指其孔隙结构、表面形貌和晶体结构等方面的特点。这些结构特征对于纳米多孔金属薄膜的性能和应用具有重要影响。

纳米多孔金属薄膜具有高度可控的孔隙结构,孔隙可以是球形、柱状、片状等形态,大小通常在几纳米到几十纳米之间。孔隙结构的参数包括孔径、孔隙分布和孔隙连通性等,这些参数直接影响着物质的扩散、催化反应和吸附性能等。

纳米多孔金属薄膜的表面通常具有丰富的形貌特征,如平坦、多孔、粗糙或具有纳米结构等。这些表面形貌可以提供更大的比表面积,增加反应活性位点和吸附位点,从而提高催化活性和吸附性能。

纳米多孔金属薄膜的晶体结构通常与所选择的金属材料相一致,晶体结构的特点包括晶胞参数、晶面取向和晶粒尺寸等。这些特征对于纳米多孔金属薄膜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应力分布等起着重要作用。

孔隙内表面具有高度活性和特殊的化学环境。这是由于高比表面积所带来的效应,使得孔隙内表面成为催化反应、吸附和分离等过程中的关键位置。均匀的孔隙分布可以提供更好的扩散路径和物质传递性能,而非均匀的孔隙分布可能导致局部堵塞或不均匀的反应分布。

纳米多孔金属薄膜的应用

纳米多孔金属薄膜具有高度可调控的孔隙结构和丰富的活性表面,使其在催化领域具有重要应用。通过调节孔隙结构和表面形貌,可以增加活性位点的暴露程度、提高反应物扩散速率和增强反应选择性,从而实现高效催化反应。纳米多孔金属薄膜在有机合成、电化学催化、光催化等催化反应中显示出优异的催化性能

其孔隙结构和表面特性使其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通过调节孔隙大小和表面功能化,可以实现对特定气体或液体分子的高效吸附和分离。纳米多孔金属薄膜在气体分离、储氢、吸附制冷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纳米多孔金属薄膜的高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为传感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通过在纳米多孔金属薄膜上修饰特定的功能分子或纳米颗粒,可以实现对化学物质、生物分子或环境参数的高灵敏度检测。纳米多孔金属薄膜在气体传感、生物传感、环境监测等领域显示出出色的传感性能。

在能源领域纳米多孔金属薄膜可以作为催化剂载体,用于提高燃料电池和金属空气电池的催化效率和稳定性。此外纳米多孔金属薄膜还可用于电解水制氢、光催化水分解、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等能源转换和储存设备中,以提高其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对制备得到的纳米多孔金属薄膜主要关注其催化性能和应用潜力。通过催化活性测试,评估纳米多孔金属薄膜在重要催化反应中的活性和选择性。同时研究其电化学性能、吸附性能和传感性能等方面,揭示纳米多孔金属薄膜在能源转换、环境治理和生物传感等领域的应用潜力。

结论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优化纳米多孔金属薄膜的制备方法和工艺,探索新的合成策略和材料组合,以实现更高的孔隙度和更优异的性能。同时深入研究纳米多孔金属薄膜的形成机理,从微观层面理解金属薄膜的结构演化和表面重构过程。

参考文献:

[1] 去合金化制备纳米多孔金属材料的研究进展[J]. 谭秀兰;唐永建;刘颖;罗江山;李恺;刘晓波.材料导报,2009(05)

[2] 一种制备纳米多孔金膜的方法[J]. 周辉;金兰;徐伟.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3)

[3] 具有高产氢反应催化活性的纳米多孔Ni基合金电极[J]. 康建立;李一飞.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17(06)

[4] 泡沫钛合金的研究进展[J]. 张艳;汤慧萍;李增峰;向长淑.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0(S1)

[5] 聚氨酯海绵浸渗法制备高孔隙率泡沫铜[J]. 吴成;乔冠军;王红洁;金志浩.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9(04)

[6] 阳极氧化铝模板上热扩散法制备MoO_x纳米阵列[J]. 王凡,张玉玲,卫庆硕,吴凯,谢有畅.物理化学学报,2004(06)

关键词:

推荐阅读

高岭土是什么?高岭土主要应用在哪些领域?

高岭土是什么?高岭土是一种非金属矿物,是一种粘性的土和粘性的土岩,主要由高岭石族的粘土矿物组成,有黏土和黏土岩。因其白色细腻,又叫 【详细】

南北两极同时出现极端高温 为什么两极会比较寒冷?

南北两极同时出现极端高温南极洲多个考察站本月(3月)18日测得创纪录高温。其中,康科迪亚南极考察站测得-11 5℃,较往年同期平均水平高出约 【详细】

射干每亩种多少斤? 射干的种植技术有哪些?

射干每亩种多少斤?1 每亩成本:租金500元,肥料200元,种子(3公斤)360元,机械化40元,机械化播种20元,机械化收获150元,地膜40元,人工20 【详细】

磁性材料的应用有哪些 磁性材料有关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

磁性材料的应用有哪些?磁性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声、电信、电表、电机、存储元件、微波元件等。1 可用于记录语言、音乐和图像信息的磁带、计算 【详细】

汽车品牌沃尔沃最贵的车多少钱 ​沃尔沃XC90配置简介

沃尔沃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是一个相对低调的汽车品牌,以朴实无华的设计,良好的品质和安全为重点,大概是深入人心吧。就定位而言,沃尔沃确实 【详细】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条款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85 572 98@qq.com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40

科技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