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播:10月28日起摘牌,“浦发转债”转股比例超99%
来源:华夏时报
作者:卢梦雪
(相关资料图)
10月27日,浦发转债迎来最后一个转股日,随着转股期的结束,浦发转债将于10月28日起在上交所摘牌。
作为年内退市的可转债中发行规模最大的一只,浦发转债退市后,市场上的银行可转债将仅剩6只,余额较年初至少缩水了90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10月27日收盘,浦发转债未转股比例为0.33%,转股比例已经达到了99.67%,远超此前市场预期。而近几个月,中国移动、中国信达、东方资产均通过可转债转股增持了浦发银行。
相关分析人士指出,银行发行可转债是成本较低的融资方式,通过可转债转股可补充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而随着可转债转股率的提升,浦发银行资本充足率将进一步提高,为其业务扩张、增强风险抵御能力提供更多支撑。
转股比例已达99.67%
浦发转债是浦发银行发行的可转债,于2019年11月在上交所开始挂牌交易,期限6年,发行规模为500亿元,创下当时可转债最大发行规模。
虽然当前转股率较高,但浦发转债的转股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由于正股(浦发银行股价)长期低迷,转股一度进展缓慢。截至今年3月末,浦发转债的未转股的金额占比实际仍高达99.9971%;截至9月30日,尚未转股的金额为245.72亿元,占浦发转债发行总量的比例为49.14%。
“与定向增发和优先股相比,银行发行可转债较为灵活,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可转债只有在转股后才能补充银行核心一级资本,若转股率较低,则在补充银行核心一级资本方面的作用比较有限。”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指出。
转机的关键在于到期前资本的“救场”。 自今年6月起,中国移动、中国信达、中国东方资产等投资者相继入场,通过可转债转股等方式,上演了一场“资本驰援”。
6月25日,中国信达子公司信达证券管理的信丰1号单一资产管理计划累计增持约1.1785亿张浦发转债,而后在6月26日转让至信达投资账户。6月27日,信达投资火速将其持有的债券转股,转股数量达9.12亿股。浦发转债的未转股余额也随之变动,在6月27日下降至382.11亿元,未转股比例也骤降至76.42%。
9月30日,浦发银行再次公告,东方资产及其一致行动人通过二级市场购入普通股及可转债转股的形式增持该行股份。截至9月29日,东方资产已持有该行10.73亿股普通股,另持有公司可转债860万张。
而后,在10月13日晚,浦发银行再度发布提示性公告,称第二大流通股股东中国移动通过可转债转股形式增持该行普通股股份。公告内容显示,中国移动于10月13日将其持有的5631.454万张可转债转为浦发银行普通股4.5亿股。转股后,中国移动在浦发银行的持股比例由17%增加至18.18%。
中国移动在增持的公告中表示,本次增持浦发银行,有利于浦发银行补充其核心一级资本、提升其资本实力和风险抵御能力,让中国移动能够更好地分享浦发银行经营成效。
通过几路资本的驰援,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27日,浦发转债收盘价为110.800元,转股溢价率6.87%,未转股比例0.33%,共有99.67%的浦发转债转换为浦发银行股票。
截至2025年6月末,浦发银行监管并表口径下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91%、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38%、资本充足率为13.55%。
银行转债将仅剩6只
随着浦发转债的退场,可转债市场的“银行军团”已所剩无几。年初尚存的13只银行转债,如今仅剩6只,市场规模缩水超900亿元。
银行可转债自2023年以来再无新发。此前,由于银行股持续低迷,银行转债难以满足提前赎回条件,因此曾连续多年未出现强赎的银行转债。但年内银行股涨势如虹,多只银行转债因触发强赎条款开始陆续退出转债市场。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年内,已有6只银行转债退出了市场,包括触发了提前赎回条款的成银转债、苏行转债、杭银转债、南银转债、齐鲁转债共5只,以及到期退出的中信转债。与今年年初尚有13只银行转债存续的情况相比,随着浦发转债的到期,可转债市场银行标的仅剩余6只。
从此前银行转债的转股情况来看,成银转债的最终转股率达到了99.94%,苏行转债最终转股率也接近100%,杭银转债最终转股率为99.39%,南银转债最终转股率为99.98%,中信转债最终转股率为99.9%。
“银行可转债提前赎回能促使投资者转股,进而有效增强银行资本实力,支持其业务拓展和风险抵御。”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主任曾刚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另外,可转债提前赎回也可以降低银行的财务成本,通过减少利息支出来优化其财务结构。
而到期赎回需向投资者兑付本金和利息,可能造成资金紧张,曾刚表示,若可转债到期未能转股就无法补充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银行可能需通过其他渠道融资,增加成本和难度。
在可转债到期摘牌的压力下,资本通过可转债转股等方式为银行注入“强心针”的案例也曾发生在光大银行。
2023年3月,在光大银行可转债“光大转债”最后转股日,中国华融(现中信金融资产)紧急“救场”,迅速通过可转债转股方式,将其持有的1.4亿余张“光大转债”转为光大银行A股普通股,转股后,中国华融持有光大银行普通股41.85亿股,占该行普通股总数的7.08%,一举成为光大银行的主要股东之一。
关键词:
推荐阅读
报道:Truist上调英特尔目标价至39美元
陈平获批担任瑞众人寿保险副总经理_滚动
食品级白油商品报价动态(2025-10-27)
东方财富成立胜祝商业管理公司 注册资本5000万
公募年内自购权益类基金35亿元
相关新闻
- 快播:10月28日起摘牌,“浦发转债”转股比例超99%
- 南京银行:第三季度净利润为53.86亿元,同比增长6.26%_速看料
- 每日视点!佳电股份(000922.SZ):前三季净利润1.96亿元 同比下降5.09%
- 报道:Truist上调英特尔目标价至39美元
- 华新水泥(06655)10月27日斥资256.63万元回购11.58万股A股 每日速讯
- 丰立智能大宗交易折价成交12.96万股 天天快报
- 观热点:七彩化学大宗交易折价成交90.74万股
- 今日热门!生意社:10月27日华鲁恒升尿素价格上调
- 陈平获批担任瑞众人寿保险副总经理_滚动
- 聚焦:高铁电气:预中标6238.82万元城市轨道交通项目
- 食品级白油商品报价动态(2025-10-27)
- 东方财富成立胜祝商业管理公司 注册资本5000万
- 大摩万众创新混合A:2025年第三季度利润768.31万元 净值增长率15.05%
- 如何利用银行的服务实现财富的快速增值?
- 动态焦点:60岁郭富城逆生长,方媛生完宝宝4天恢复完美身材,很神奇的一家
- 每日热门:SEMA改装展亮相 凯美瑞GT-S概念车官图发布
- 公募年内自购权益类基金35亿元
- 10月27日生意社废钢基准价为2413.83元/吨
- 即时焦点:电投能源:融资净偿还1646.26万元,融资余额16.22亿元(10-24)
- 【独家焦点】险资加大ABS布局力度,前三季登记规模增超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