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科学 > 正文

科技浪潮下的影视行业,生产流程面临变革,教育体系或将颠覆

2023-05-16 10:44:28  来源:第一制片人

五月永川,光影因科技盛放。首届中国电影科创峰会暨第十四届中国电影科技论坛,于5月5日至6日,在重庆永川举办。


(资料图片)

开幕式上,800个位置座无虚席、人头攒动,感受出业界对于科技创新成果交流互通、学习进步的渴望。近年,科技浪潮给影视行业带来的机会和变革有目共睹,人工智能、虚拟拍摄、云制作、元宇宙等技术逐步深入电影产业的各个环节,全行业都在积极推进数字化建设。本次峰会就以“科影融合·数创未来”为主题,围绕“影视科技”和“影视人才”两大话题开展主题论坛、技术讲座,影视科创展示,虚拟制作大赛研讨会等环节,为我国电影科技进步、人才培养、产业升级等凝聚智慧、创新思路。

在5月5日下午举行的影视科技与人才发展论坛上,来自学界、企业界的专家、学者、资深从业者就“影视科技发展”与“影视人才发展”展开深入交流,直陈行业遇到的冲击与挑战,并就后续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影视科技发展:

AI已具备一定生产力,未来内容形态或被改变

电影从诞生伊始就与科技发展息息相关,电影人对技术革新都深有体会,对话主持人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副院长丁友东提到,本次峰会的主题是“科影融合·数创未来”,其实科技和影视天然就是要放在一起讨论的话题。

今年以来,以Chat GPT为首的人工智能应用掀起了新一波技术热潮,与会嘉宾都表示,影视行业始终在探索AI和影视的结合点。目前,AI已经参与到剧本创作、图像修复、格式转换等环节,已有电影公司在评估AI取代基础的电影策划、原型设计工作的可能性,虽然AI还不能进行“创造”,但已具备了一定生产力。

除电影制作段外,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总工程师刘达也提到,电影产业在加速云化和智能化升级,人工智能在电影全产业链的应用也在不断泛化和持续深化。比如制作端,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已经参与到剧本和内容创作中,AI技术已经服务电影图像增强、影片修复、常规格式向高新格式转换等,放映端的技术革新会加速智慧影院建设,推动影院运营服务管理由自动化向智能化演进。

北京电影学院影视技术系主任陈军表示,电影人才的培养也因为新技术的出现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个欣喜的现象是学生都在主动使用新生工具。

对于未来趋势,刘达表示,AI应用会更加泛化,进入更多更细的环节;更加深化,不断向高层次演进。陈军认为,届时产业可以跳脱出既有的生产模式,电影人的工作会变得轻松许多。

中影电影数字制作基地副总经理马平指出,大模型和AIGC近来的火热是因为人工智能首次形成了具有一定普遍性的生产力,虽然还很原始、粗浅。电影行业也在探索一些用其做基础工作替代的可能性。未来,我们将要面对的不仅仅是UGC取代PGC的问题,而是内容本身会被重新定义。具备专业机构水准的个人制作内容会成为常态,内容本身也会因此发生深刻的变化。

“未来最好的导演可能是10来岁的孩子,因为他们处于想象力最丰富的年龄。”马平谈到,过去专业人才需要投入大量资源和时间进行培养,AI的出现将抹去这些训练过程,人们不再需要经年累月训练几十年来掌握专业制作工具。未来需要训练的是眼界、审美以及怎么样和机器人交互实现构想。

他总结,结合之前的经验,现在人工智能走出了第一步,其未来自我迭代的速度会是几何级加速,行业要做好准备,去迎接未来。

在云计算已成为跟水、电一样基础设施的当下,华为云计算媒体服务产品部云桌面首席架构师侯昌华提到,2021年,华为发布了第一款面向影视行业4k级全流程语音工作站,让电影制作的超大数据量能更快速、更经济的传送,影视人实现更好的云上协作。此前就有好莱坞机构预测,未来十年影视制作的一些资产会全部上云。他认为这个进程在中国也在加速,很快大众就能看到在云上制作完成的电影。

那么中国影视科技要走上发展快车道,还面临哪些困境呢?

嘉宾们一致认为,中国电影产业发展迅速,正处于从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仅就科技层面的基础设施来看,无论是传统还是新型基础设施,银幕、云计算、AI等等,中国电影都处于世界前列。比如以 LED为主的新型显示技术,中国已形成集群突破,未来有可能在放映端实现换道超车,作为行业引领者,构建中国主导的标准。

但也面临一些扼制发展的短板,核心的软硬件系统、芯片器件等过于依赖海外。背后标准也都是西方建立的,中国的自主设备都需要去跟随其标准,有些跟随甚至做不到很及时。

陈军指出,因为电影产业原本是个基于机械、化工的产业,现如今已变为电子化、信息化产业,后者更新周期非常快,就需要电影人具备更快的更新节奏,同时,在各种技术向行业渗透时更加开放。

侯昌华用华为这几年的经验建议,行业正视差距,但也不要妄自菲薄,具体应用上多给国产系统机会,因为软件行业非常需要形成上下游生态,这就要鼓励业内人多尝试多应用,逐步提升能力,构建环境,解决“卡脖子”的问题。

马平提到,行业需要紧迫感,并在机制上做出改变。电影产业已经有大概三四十年没有成体系、成规模地做自主设备的研发创新,缺乏一整套的“政产学研”机制,各环节要有意识来投入这件事,勇于创新。电影科技创新人才,某种层度上在国内是一片空白,要成体系总结规律,发掘、培养人才。

刘达指出,过于依赖海外系统的问题,很难由一两家企业实现突破,要依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此外,电影应用很多是来自跨行业的共性技术,要完成工具的电影行业定制化改造,就需要和其他行业协同创新;电影人也应保持终身学习,不光是为了跟上科技进步,也是为树立一个大文化、大视听思想,以更高的视野和站位,推进中国电影科技的自主创新、自立自强。

论坛现场图

影视人才发展:

人才由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变,争取实现毕业即就业

影视人才发展对话上,主持人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系研究员、影视系研究生导师、电影产业专家刘藩向嘉宾们提出了困扰行业已久的问题——产教怎样融合。

不久前,全国一些高校的20多个专业被裁撤,这些专业大部分技术含量较低并与社会现实脱节。刘藩身处影视教育体系,注意到一些院校的电影教育水平不够,老师和学生大多是纸上谈兵。老师忙于学术内卷,学生没有学到毕业后进入影视公司的实操技能。这就导致,一边每年有好多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一边影视公司又迫切地需要人才。

多位嘉宾都提到,要加强影视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但类似口号喊了很久,实践起来依然任重道远。

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数字制作工作委员会副会长、倍视传媒副总裁谢宁指出,视效企业长期靠内训来培养一线制作人员,一方面正规院校人才培养与产业一直存在脱节,另一方面培训机构并没有跟上产业成长的步伐。正规军应该来自正规院校,需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校期间真正接触到产业一线的知识,多实践,多实战。对于毕业就达到用人要求的人才,企业界是非常饥渴的。产教融合说那么多年,大学院校其实也一直想做好产教融合,但变化并不大。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院校既有的各种条条框框限制太多,需要打破桎梏,才能有真正的改变。

电影数字制作是工业,需要国家层面做出顶层设计,按发展工业的思路来做出制度安排和推动产业发展。中国制造业的成功,离不开全国高校培养和输送的人才正规军。“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理念影响了几代人。同样,影视数字制作人才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在于社会各界对影视数字制作的职业认知和引导不够,很少听见有学生以此为职业理想。就像中国高校为制造业输送正规军一样,需要高校全方位地重视影视数字制作人才培养工作,也需要更多的青少年从小就树立进入影视数字制作行业的目标,努力成为行业工匠和工业化产业人才。

“ChatGPT这样人工智能应用的出现,让教育界面临较大的冲击。”北京电影学院数字媒体学院常务副院长刘谦直言,200多年没有改变过的教育体制,已经到了不得不发生改变的时候。影视行业应抓住这个契机,改变人才培养现状。

未来的教育应该由知识为中心的人才培养变为能力为中心的人才培养,并且拟清定位,影视行业不仅要培养创意人才也要培养技能人才。

随着信息大爆炸, 知识获取变得很容易,传统的靠一点点搭建知识体系的教育方式将被淘汰,教学方式上,可以参考海外,采取项目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达到知识和能力的融汇贯通;同时教学应该拉通领域,不要局限于电影制作之流,因为目前影像技术跨行业应用越来越多,打造复合人才,能使整电影工业体系的发展更完善。

行业复合人才缺乏,也是长久以来用人企业面临的痛点。

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数字制作工作委员会副会长、视点映画总经理庄严十分赞成在知识型人才变为能力型人才的趋势下,大学教育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甚至底层思维逻辑。

他用后期制作行业的用人困境指出,正规院校招募的人才往往眼高手低,培训机构出来的人才在艺术感知有短板,发展空间受限。迫切希望企业和学校能够通力合作,打造立体化的行业人才培养机制,使学生入行时能具备更长远的职业发展心态、更加扎实多面的理论认知,这样才能在行业里走得长远,为影视发展贡献充沛力量。

作为一位高校影视教育工作者,厦门大学教师(原八一电影制片厂高级工程师)刘晓春提到,目前厦门大学的电影学院就是人文社科和计算机数字传媒两个专业人才构建起来的,为的就是给学生打牢复合基础。希望学生更多地学习基础理论和影视技术规范,并且筑牢文学素养、电影审美,唯有这样才能在日后达到行业顶尖人才的标准。

论坛现场图

为中国文化与科技融合打造示范基地

对于影视科技与人才发展,重庆市永川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邓文和重庆市永川区政府副区长、区新城建设党工委书记徐秀霞在论坛开始致辞时都提到,永川目前已经在科技影视领域形成两大突出优势,一是以永川科技片场为代表的技术与硬件设施优势,二是丰富的影视人才优势。并且成立有2亿元的文创产业基金,出台数字文创17条鼓励政策,将以高质量创建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高水平打造国内最大的数字内容制作基地,高标准建设中国科技影视城。

国家一级导演、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数字制作工作委员会会长江海洋也在致辞时指出,目前电影产业在积极进行信息化建设、云化与智能的升级,永川建设高质量的永川科技片场,以科技影视虚拟制作工业人才为切入点,是敏锐的,也是具有挑战性的。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数字制作工作委员会愿与永川一起推动影视高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助力2035年中国电影强国的目标早日实现。

国家一级导演、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数字制作工作委员会会长江海洋

影视科技技术分享环节,北京电影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薄一航,就数字人文视阈下AI对电影领域的赋能进行了讲解;中影电影数字制作基地副总经理马平指出,科幻电影有效提升了电影工业生产分工化、专业化与流程化发展水平;1905电影网董事长李玮,就中国内容的海外传播提到,人工牵手AI智能,将使更多内容“走出去”成为可能;凌云光元客视界副总经理李淼展示了如果创造栩栩如生的数智世界,希望用科技共同赋能全国百城千棚数字化、智能化;北京天图万境科技联合创始人张开,介绍了全球唯一可以完整拍电影的虚拟制片平台,强调工业化也要以好用为基础;天津大学灵然创智工业元宇宙联合研究中心主任王一夫,阐释了云制作利用强大的数字底座,把制作依赖的软硬件平台从线下搬到云上,并重点解决远程协同问题的原理。

北京电影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薄一航

1905电影网董事长李玮

凌云光元客视界副总经理李淼

中影电影数字制作基地副总经理马平

北京天图万境科技联合创始人张开

天津大学灵然创智工业元宇宙联合研究中心主任王一夫

纵观中国电影活动版图,大大小小的影节、影展散布北京、上海、海南、厦门等地,这类综合性活动发扬电影文化、表彰贡献为行业带去新鲜血液。但还有一些垂直类的电影活动愈发受到重视,比如本届中国电影科创峰会,由举办过13届之久的中国电影科技论坛升级而来,这个动作表明业界愈发重视科技创新的作用,将之视为推动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的首要动力。

首届中国电影科创峰会暨第十四届中国电影科技论坛的成功举办,是行业加强科技创新的里程碑事件,必将成为中国实现从电影⼤国向电影强国跨越的重要引擎。

关键词:

推荐阅读

世界最贵房车有哪些 福特F550房车怎么样?

世界最贵房车有哪些1 凯迪拉克凯雷德ESV XXXL超级加长房车如果你是那种需要一架空中喷气式飞机和一艘水上游艇的24 × 7大型忙碌者 【详细】

DART小行星任务已开始 有6次自我毁灭航天器介绍

DART小行星任务已开始斯科特·博尔顿曾与两艘飞船合作,这两艘飞船以确保陆地微生物永远无法在太阳系外站稳脚跟的名义自我毁灭。冒着最恶劣 【详细】

十大日系车排名 日系车有怎样的优缺点?

十大日系车排名雷克萨斯UX雷克萨斯UX,官方宣称为紧凑型SUV,但实际上它只是一款小型SUV。UX和C-HR都采用TNGA架构,因此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 【详细】

非晶硅薄膜电池的起源 非晶硅薄膜电池优点有哪些?

非晶硅薄膜电池的起源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由Carlson和Wronski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成功开发,80年代生产达到高潮,约占全球太阳能电池总量的 【详细】

苹果官网回收旧手机 苹果手机回收注意事项

苹果官网回收旧手机现在很多地方都能回收手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是可以的。苹果是一家非常强大的公司,苹果的手机在国内用户中非常受欢迎。 【详细】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条款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85 572 98@qq.com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40

科技资讯网 版权所有